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刘宗龙 摄
台当局“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9日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来作为是否符合公共性?”公听会,就寄存办法的变革等问题,邀请学者专家进行讨论。
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称台北故宫典藏的质量很丰富并不需要以私人寄存的方式来弥补典藏。
吴密察说,台北故宫寄存办法的变革是为了“符合博物馆的公共性”,将以捐赠为前提的方式进行寄存,执行上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合约到期后即启动捐赠的审查程序;另一是在合约期满后确认寄存人同意捐赠,启动审查程序,若无捐赠意愿则由寄存人取回。
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认为,吴密察的说明,让人不解为何历经8任院长都相安无事的制度如今却“崩坏”,寄存制度被院长视为只是沦为有钱人的仓储?
还有多位学者均指出,博物馆应以公共性为目的,一旦做出决策,影响的不只一代人更是后代子孙参与或接近文化艺术的权利,即便是以捐赠为前提的寄存,都应有相互信赖与尊重的过程。
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刘维公则提醒,以捐赠角度看,重要文物要求捐赠在实务上可行性非常低,一旦文物迁出,再拿回来或借展的成本会超乎想象。
大湾区大学筹建获进展 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封顶****** 中新社东莞1月6日电 (李映民 李纯)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6日全面封顶。这标志着该学校筹建工作迈入新阶段,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预计2023年完成教学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大湾区大学是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该大学将设置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50亩,其中东莞松山湖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56亩,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34亿元人民币。此次全面封顶的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及食堂等。 此外,已于2022年8月开工的第二标段进展喜人,目前完成了基础工程和基坑工程施工,正全面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其中9号楼、12号楼将近封顶,总计完成约5万平方米。连同第一标段,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已完成主体结构约16万平方米,为学校办学申报和开办招生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作为大湾区大学的启动校区,既是学校向社会亮相的重要名片,也是学校广泛吸纳英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承载地。(完)
|